所以 Open Data 常常会与 Open Government 一同谈论。 从 Google Trend 我们可以发现,从 2007 年底开始,越来多人开始谈论 Open Data 。在台湾,感谢 Schee , Jamie 与 FOX 等人的推动与报导,台北市交通局对 Open Data 的态度从一开始「申请单位针对交通资讯之内容或于加值处理后不得对外收费。」转变到「原始介接资料不得转介接及出售, 资讯加值过后之产品不在此限制 」 。
而目前 台北市政府公开资料平台 所释放的 135 种资料 ,不需书面同意,在 加注资料来源后,即可无偿使用 。 这对很多 App 开发商应该是好消息,即使是小型的开发团队, 应该也可以利用这些公共开放的资料来製,加值可收费的 App,而不需要付出高额的费用, 网站业者也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开发出更好的服务。今年, Open Data 的关注层级更高,行政院科技会报举办了 " 我国公开资料加值推动策略会议" ,会议中所有的 投影片可在这里下载 , 当天 Twitter 上的讨论可以在 这里 找到。主要就是希望能开放并推广三个资料库:故宫数位典藏资料,国土地理资料,健保资料。同时并採用了蛮炫的 Buzz Word :云端运算与 开放资料。 虽然当天会议的主轴是讨论如何对这些资料加值, 有点不太符合开放资料的原始意涵,但官方开始讨论总是第一步, 有了台北市政府的优良的前例, 真心希望这三项资料库将来能够有合理的授权。数位典藏资料, 地理资料,比较单纯,但比较有争议的健保资料库, 消息一见报之后,便引来了 许多民间团体 的关切。这里先不论「医疗云端运算系统」 的加值型资料库所引起的争议 。
Mark Wu 所提到的 Paitent Like Me , 或是 Schee 所提到的 Asthmapolis 似乎才是比较正确的方向。
身为一个阿宅,其实搞不太懂这些複杂的专有名词,但是除了 开发本土微创新的服务 ,或是加入 外国 的 微创新团队 之外, 或许在 政府 6 月底完成 9 类公开资料盘点 之后,可能有另一个 App 与网站服务的新契机。 除此之外,将来众多法案的变化,如:个人资料保护法的延期实施, 智财法準备纳入 封锁重大侵权网站条款 , 明年台湾评估加入 ACTA , 跨太平洋经济战略伙伴协定 , 还需要各位网民与意见领袖的的持续关心。 据笔者了解, 三月份的确有个机会可以反应医疗云的问题, 还望各位业界先进不吝批评指教。